「我不過是個過河卒子!」 52 歲從德州儀器失業,張忠謀回台僅用 14 天奠定台積電商模

■職場趨勢報導    資料來源:經理人2024/12/03
【「我不過是個過河卒子!」52歲從德州儀器失業,張忠謀回台僅用14天奠定台積電商模】
商業Business>創新創業
2024-12-03
撰文李岱君
天下文化出版社提供
來源經理人: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69573
1972年的德州儀器辦公室裡,時任副總裁的張忠謀正在審視桌上的報告。當時的他可能沒有料到,幾年後,他將從這間服務了25年、曾讓他平步青雲的企業黯然離去。
如今,闊別26年後,這位台積電創辦人終於在他93歲時,推出他的自傳(下冊),首次完整披露他人生中最關鍵的54年歷程。
『仕途順遂20年,卻在47歲遭遇人生第一次失業』
回顧張忠謀的成名之路,18歲就讀哈佛、隔年轉學到麻省理工,僅22歲就拿到機械碩士學位。順遂的求學經歷,讓他得以在德州儀器展露頭角,亦全額資助他到史丹佛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。
他在半導體萌芽時上對了船,德州儀器給他需要的一切,也看好這位明日之星。
33到41歲張忠謀正札穩馬步,學習經營企業的行銷、市場、會計、財務、技術等,平步青雲的升上德儀公司副總裁、全球半導體集團總經理。但到了70~80年代,他與高層的經營理念相左,高層想轉往消費品市場,而不是專攻技術,他形容組織儼然是多頭馬車、當總經理的那幾年努力奮鬥但也滿是掙扎。張忠謀認為德儀的優勢就是半導體研發,要走到終端銷售也拚不贏既有市場。
而他換來的是被冷凍,甚至在開發新一代16k記憶體技術時,公司瞞著他籌組模仿抄襲競業,抄完後,才告訴張忠謀並解散原有技術專案,「(他們)另設一個不對我報告、不對我負責的單位,開發我的重要產品——明顯地表達了他們對我的輕視。」
1978年(47歲),他還在德儀任半導體集團總經理,奉上司要求開發他不看好的產品「家庭電腦」,那時家庭電腦售價太高、功能簡單,例如「簡易記帳」,但買得起的客群,在財務規畫上根本不只「簡易記帳」,眼見這產品前途未卜,張忠謀還是咬牙待在新的郊區基地開發產品。
在此事件之後又接連被調到新事業單位、職階被降4級,張忠謀自言「債還、緣盡」,決定告終25年的德儀時代,那年他52歲,人生第一次失業。
『中年迷茫返台,不闖天下再無機會!』
「至今我仍不能原諒我那年的不孝。」張忠謀在自傳中回憶母親70歲大壽時,他仍執著於拯救即將失敗的家庭電腦專案,只能在簡陋的汽車旅館安頓來訪的父母。這成為他永遠的遺憾,因為2年後父親便中風了。
那年,住在紐約的父母探望他,張忠謀簡單安頓父母在汽車旅館,壽辰當天僅簡單在中式餐館慶祝。張忠謀回憶,即便在香港逃難,當年母親40歲還是有壽宴;母親50歲時,他已在德儀實現「美國夢」,請假回到紐約盛大慶祝並買了貂皮大衣;而母親60歲時,則是一起到邁阿密度假;但母親的70歲,卻是見到兒子在「德儀的下山路上」。
他形容滯留在德儀最後的5、6年,是最絕望的時期,賠上第一段婚姻、犧牲家人的相處時間。
在德儀晚期,他的職涯走下坡,他曾以為自己「無處可去」,業界認為他的職銜已是半導體產業的巔峰,「我已好久沒有收到同業的挖角邀請,我也從未收到當時還在萌芽期創業投資家的邀約。先辭職,再找事,似乎是很大的風險。」
『抓住痛點,14天規畫台積電商模』
1983年,離開德儀後的張忠謀,接受時任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邀請,回台出任工研院院長,「54歲,再不闖天下以後也不會了。」
起初走馬上任,他敏銳觀察到工研院與企業間的斷層問題。即學術研究成果不能為企業所用,所以希望能夠接民間研究案、金援,創立衍生公司讓部分工研院人馬領導,台積電就是其中一家。上任的首要任務,是回應IC設計公司的晶圓廠投資要求,分別是國善、茂矽,及華智這3家,但晶圓廠建廠所費不貲,站在政府立場難以撥款,卻又不能讓業者認為不支持IC發展。
他抓緊這個痛點,在短短14天內,他完整規畫台積電的商業模式——專注晶圓代工生產模式,不與客戶競爭。他形容那段時間,是自己「一生中創新價值最高的兩周」。
當時,張忠謀回憶自己初任工研院長時,想做點事,「但3年後,發現我只做成了一件大事,成立台積電。」
57歲,張忠謀自請退任工研院長,專注於台積電事業版圖。
1983到1988年間,張忠謀經歷了人生最動盪的5年。從德州儀器高管、通用器材總經理到工研院院長,一連串的離職讓這位「優秀人才」在中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,他仍負重前行。
「我是一個『過河卒子』,」張忠謀在自傳中如此形容自己從美國大企業高層轉戰台灣的決定。這個抉擇雖無退路,卻促使他從依附他人的事業模式中掙脫,成就了畢生的霸業。
張忠謀形容60~85歲是他的「黃金時代」,憑藉著在德儀的挫折教訓與多年累積的經驗,他為台積電建立起獨特的企業文化——「製造領先、製造優越、客戶信任」。這個承諾不輕易,但一諾千金的經營理念,不僅寫進台積小手冊,更讓這家公司從Day1就奠定了世界級企業的基礎。
核稿編輯:陳書榕.
資料來源:《張忠謀自傳:下冊一九六四──二一八》,天下文化出版.
汎亞教育訓練網,汎亞培訓中心,汎亞高效訓練,教育訓練,教育訓練課程,教育訓練規劃,教育訓練場地,教育訓練教室,教育訓練中心,員工教育訓練,企業教育訓練,新進人員教育訓練,人才發展計劃,培訓機構,人力培訓,培訓計劃,培訓資源中心,培訓及就業資源中心,培訓中心,HiTraining,Training,提供企業訓練師資及相關服務,協助規劃辦理企業內訓,整合企業訓練資源,提供政府企業訓練相關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