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法律企管專欄】合理編制年度計畫與設定績效指標 KPI
資料來源:外勞社2024/12/10
【法律企管專欄】合理編制年度計畫與設定績效指標KPI
隨著職場霸凌話題引發的紛擾漸歇,時序來到12月,一年即將畫下句點。無論這一年是順遂還是充滿挑戰,企業在此刻必須回顧過往,並著手展望來年的新目標。2025年即將到來,包括農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,各企業也進入制定年度計畫的黃金時期。
在經歷新冠疫情後,全球逐步恢復正常營運,如何擬定一份優秀的年度計畫,成為今年12月的重要議題。對於已完成2025年度計畫的企業,不妨檢視是否符合最佳實務建議;而尚未著手者,則可參考以下要點,為來年奠定穩固基礎。
所謂的企業年度計畫,是一份全面而詳細的策略文件。通常描繪企業在未來一年內的發展藍圖以及行動方案,以說明如何達成企業所設定之策略方針、目標。因此,這份計畫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目標清單而已,更是一個導引,以期將企業的發展願景,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短期行動方案,以求逐步實現企業長期發展。換言之,年度計畫是企業營運的指南針,更是企業各部門和員工未來一年內的努力方向及目標。
『年度計畫:企業的藍圖與指南針』
在年度計畫中,無論收集客戶的相關資訊、確認企業內可投入的資源(包含生產、行銷、人資、研發、財務、資訊等)、同業的競爭情況、企業期望的成長茁壯等,這些資訊都應該經過所謂的SWOT分析,進行檢視及深入分析,才能設定出好的年度計畫,促使員工全力朝目標邁進。
所以,SWOT分析乃全面評估企業內部優勢、劣勢,以及企業外部機會、威脅,奠定明年的發展基礎。
故具體來說,SWOT可以:
1.詳細列出企業內部優勢(例如:高品牌知名度、外籍勞工管理實務經驗、資金充沛等),以及劣勢(例如:成本增加、年輕人不願投入、離職率偏高等)
2.辨識外部機會(例如:新的客戶需求興起、僑外生聘用的新市場需求等),以及威脅(例如:產業削價競爭加劇、法令規範趨於嚴格等)
3.根據以上分析結果,制定如何利用優勢、克服劣勢,並把握機會、應對威脅。
『如何設定2025年的目標與策略』
總結來說,我們可以先把要達成的2025年營業收入目標寫出,然後針對這個要達成的營業收入目標,有哪1~3個策略方針是達標過程最重要的必備項目/步驟(至多5項)。舉例來說,在財務指標結構中,以成本、毛利、費用、淨利等為最重要,方能讓2025年度計畫及預算有基本執行的依據。
另外,在營運指標結構中,可細分為行銷、企劃、通路、客服、業務等各部門可逐項展開之子目標,只要會影響到營業收入,都可以設定具體展開方案。如此,原則上就能把明年2025該做好的大綱規劃完畢,使企業各部門逐層、逐項展開,轉化成2025年每月檢討,以落實並實現企業所設定的年度計劃了。
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作者:
王甲律師/巨曜法律事務所合署律師
現亦為勞動部發展署企業輔導顧問暨講師、勞保局講師、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
調解人、MeetTaipei創新創業評審、新北市新創企業募資媒合會委員等。